德国同行眼里“中国机械”的短板
时间:2022-04-18 20:15:24 人气:806次
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(VDMA)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占全球机械设备总出口量的15.8%,达到1650亿欧元,成为世界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。而之前一直保持的机械出口世界冠军的德国,在2020年出口1620亿欧元的机械设备,相当于全球总出口量的15.5%,以0.3%的差距退居第二。对此,VDMA外贸主管乌尔里希·阿克曼(如图)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专访时表示,这种变化并不令人惊讶,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制造商,中国成为对外机械贸易的领跑者只是时间问题。
环球时报:在德国同行的眼中,最近几十年,中国机械产业经历什么样的发展?
阿克曼:十多年前,中国机械产品就受到关注。实际上,中国多年来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机械制造商,其产量相当于美国、德国、日本和意大利四个国家产量的总和。即使在去年疫情中,当欧洲经济还在封锁,中国经济就开始快速复苏,机械制造产业经过短暂停止后,迅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。尤其在出口领域,许多机械制造强国去年大幅度下降,德国下降了12%,而中国受到影响较小。因此,当中国首次超越德国,成为世界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时,我认为这种变化并不令人惊讶。
环球时报:能否以您熟悉的一件机械产品举例说明中国产品优缺点?“中国制造”跟德国相比,有什么短板差距?
阿克曼:在国际市场上,中国在建筑、农用、动力机械等领域大规模量产,具有巨大的优势。同样一件塑料加工机械(塑料加工工业中所用的各类机械和装置的总称——编者注),“中国制造”的价格在2.5万欧元左右,而“德国制造”的价格则在10万欧元左右。不同价格,有不同的技术、不同的服务。
目前来说,“中国制造”机械产品主要是中端产品,专注于标准机械。这些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,也可以满足非洲和亚洲等新兴市场国家,还有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。“德国制造”则代表高端机械产品,专注于高科技机械产品。许多德国机械制造企业是根据客户不同需求,进行产品定制及个性化服务。
但与德国机械制造相比,中国机械产品仍缺乏高科技。中国在“工业4.0”等领域还落后于德国等国际竞争对手。中国仍需要高质量的产品,但在自己国家很难获得,因此,我们的产品对中国人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吸引力。但在一些未来技术领域,比如人工智能的应用等,中国目前处于前列。特别是在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,例如在工业机器人方面,中国明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2021年,德国等欧盟国家经济的强劲复苏,可以带来机械出口再次有力增加,但长期趋势明显有利于中国。